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霍去病拆分为汉字:
霍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霍字字源来历,霍字演变
快,迅速:~闪(闪电)。~地。~然。〔~~〕a.形容摩擦声、鸟翅振动声、笑声等;b.形容快速闪动。姓。……
去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去字字源来历,去字演变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距离,差别:相~不远。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用……
病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病字字源来历,病字演变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缺点,错误:语~。通~。弊~。损害,祸害:祸国~民。不满,责备:诟~。烦躁,担忧:“郑人~之”。……
查询词语:霍去病
汉语拼音:huò qù bìng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为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做出重大贡献。
To encourage and reward him . Emperor Wudi of Han built a luxurious house for him , but he never went to see it.
汉武帝为了奖励他,专门给他修了一所豪华的房子,但霍去病一直都没有去看。
I appreciate Foqubing's lofty ideal and great ambition.
非常欣赏霍去病的壮志雄心。
Why do not you like Wei Qing, Huo as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Hun?
为什么不似卫青、霍去病一样北伐匈奴?
From the care for "top to bottom search" of the Yuan, to the "foreign enemy is not out why for the Home" ;
从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到“外敌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
On the Surrounding Elements of the Tombstone Carving Group of Huoqubing in Western Han Dynasty
略论西汉霍去病墓石雕刻群的环境因素
Aesthetic values of sculptures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view of the rock engraving of Huo Qubing's grave front
从霍去病墓前石雕看秦汉雕塑的美学价值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男,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
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霍去病出生,他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儒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与在长安平阳公主府的卫少儿失去联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后,才与父亲相认。
建元二年(前139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刘彻。一年多后(建元三年至建元四年,约前138-137年),卫子夫全家贵幸。卫少儿曾经与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从而与陈掌结婚。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被立为皇后。霍去病因此在年幼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员,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武帝还曾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孙子、吴起的兵法,但霍去病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由推辞。
元朔六年(前123年),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武帝任命为剽姚校尉(“剽姚”意为勇猛劲疾),命其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卫青受诏后,授予霍去病壮士。随后,霍去病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相机打击匈奴军。这是他第一次统兵,却一举“斩捕首虏过当”(“过当”一般被理解为斩杀敌人数目超过己方损失的数目,《汉书》引汉武帝言载为“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的成果,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俘虏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战后,武帝割南阳郡穰县的庐阳乡、宛县的临駣聚(今河南邓州西北)为冠军侯国,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关于霍去病受封冠军侯时获赐的食邑数目,《史记》与《汉书》相差较大,一说一千六百户,一说二千五百户),以表彰其勇冠三军之意。
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东部的浑邪王、休屠王部。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转战河西五国,辎重多,人马众,对降服者予以宽赦,与单于的儿子交战,几乎将其生擒。再越过焉支山,转战六天,急行军一千多里,最终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与匈奴军激战,重创匈奴,杀死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此役,汉军共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俘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自身亦颇有折损(《汉书》载为“减什七”)。战后,霍去病因功加封食邑二千二百户。
在同年夏季的攻势中,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从北地郡(今甘肃环县)率军分路进军。公孙敖迷路迟到,未能与霍去病会和。霍去病孤军深入,远涉浚稽山南的湖泽,越过居延海(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内),过小月氏,攻抵祁连山(也有说法是今新疆哈密的东天山),俘获得单于单桓、酋涂王,收降其相国、都尉以下的降者二千五百人。在此役中,汉军共斩得匈奴军首级三万二百级,生擒匈奴五王,五王母,匈奴单于的阏氏及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让匈奴的实力受到一次极大的打击,而汉军自身折损约十分之三。武帝得到捷报后,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四百户。而跟随霍去病出征至小月氏的校尉都被封为左庶长,其部下赵破奴、高不识及仆朋均被封侯。
伊稚斜单于恼怒于浑邪王多次的败绩,于是想将其召至单于庭而后诛杀。浑邪王得讯,马上联合休屠王等筹划投降汉朝事宜,并遣使告知汉廷。武帝得到讯息后,担心这是诈降,于是在秋季命霍去病率大军迎接浑邪王等。在汉军渡过黄河,抵达浑邪王大营附近时,浑邪王麾下部分降众不愿投降,密谋逃跑。在此紧急的关头,霍去病率部驰入匈奴军中,与浑邪王相见,斩杀企图逃亡的军士八千人,“降异国之王三十二”。随后,霍去病先将浑邪王单独送往长安,再统领其部众四万余人(号称十万人)归汉。
此役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汉武帝于是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戍守之兵的一半,使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宽缓。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匈奴为此悲歌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与时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五万骑兵,以将军李敢等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霍去病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一称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此役,汉军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级,自身也损伤十分之三(此取《史记》,汉书记为十分之二)。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匈奴势力大为衰退。
此战后,匈奴失去对东北地区的控制。霍去病将东北的乌桓徙居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汉朝要求其部落大人每年朝见,并置护乌桓校尉,使乌桓不得与匈奴交通。
汉军回师后,武帝为表彰霍去病的功劳,再增封其食邑五千八百户。霍去病属下的将卒也获得了大量的赏赐,随他出征的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邢山、复陆支及伊即靬(伊即轩)都分别获封侯爵,李敢业一举获封关内侯。同时,武帝设置大司马位,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霍去病称大司马骠骑将军)。同时定下法令,使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从此以后卫青的权势逐渐减退,而霍去病日趋显贵。卫青的老友和门客多半离开了他,而去奉事霍去病,这些人常常因此而得到官爵。
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大司马骠骑将军。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了。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霍去病的姨母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舅舅是名将卫青。
霍去病曾在出征的途中看望自己的生父霍仲孺,并把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回朝廷。霍光后来得到武帝重用,成为托孤重臣,曾废立皇帝,为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霍去病有一个儿子霍嬗,在霍去病死后,六年以后的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史记·封禅书》“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后不久暴卒,谥号为哀。霍嬗死时可能只有十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没有后代,霍去病的后代至此断绝,冠军侯国也因此而除。于是,霍光以自己的孙子霍山、霍云过继给霍去病为孙,在69年,因谋反被汉宣帝灭族。
传说,霍去病追击匈奴,过了燕支山、祁连山仍不肯罢休,继续率军西进,将士们问霍去病何时班师回长安,霍去病气势昂然地说:“倒看北斗星。”
何时才能倒看北斗星呢?将士们私下窃窃议论。
一天傍晚,霍去病的军队住在一座荒凉的山上(传说在苏联莫斯科附近)。山、地无三尺平处,连安营下寨的地方都没有。霍去病就下令全军露天宿营。半夜,两个值勤的卫兵,望着蓝天上灿烂的星斗说:“北斗星呀北斗星!何时才能倒转?”两个卫兵一边说一边拿着长矛来回巡逻。两人转到霍去病的床边不约而同地看看熟睡的霍去病,又看看天空明亮的北斗星,走到一起低语一阵,就又蹑手蹑脚向霍去病床前走去。两人立在霍去病床的两头,屏住呼吸把霍去病睡的床轻轻地抬起转了个方向,然后大声喊道:“快看!快看呀!北斗星倒转了!北斗星倒转了!”他俩这一呐喊,许多士兵都被吵醒,醒来的士兵不辨真伪也跟着喊了起来。
霍去病正在梦中,突然听士兵纷纷乱喊:“北斗星倒转了,”慌忙坐起,他睡意朦胧中一看,北斗星的方向确实和睡前的相反,就下令班师回长安。
霍去病的死因:
1.据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瘟疫的水,而后病倒;
2.因为他杀死李敢,而汉武帝为庇护他让他去朔方城避避风头,在他前往朔方的途中感染了瘟疫而死。
元狩六年(前117年),因为匈奴伊稚斜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或许是多次领兵出征的劳累,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霍去病却因病早逝,年仅二十四岁。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
霍去病死后,武帝允许他陪葬茂陵,赐其谥号为“景桓”(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特意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及至宋代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将霍去病与丞相公孙弘、大将军卫青、车骑将军金日磾配享于汉武帝庙廷。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霍去病。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霍去病亦位列其中。
《史记·三王世家》载有一篇霍去病在元狩六年(前117年)三月写给汉武帝的奏疏,《全汉文》题其名为《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疏》。学者廖伯源认为此疏为霍去病受意于武帝,提出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的建议。
另有诗作《霍将军渡河操》(又被题为《霍将军》《霍将军歌》)一首,为霍去病在元狩四年(前119年)进拜大司马骠骑将军时“志得意欢”时一边操琴弹奏,一边歌唱的琴曲。
霍去病在短暂的军事生涯中参与的主要战役有:定襄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在这些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他“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皆以将军(按:另两出为校尉,从卫青出征),斩首虏十一万余级;浑邪王以众降数万,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其歼敌之众,辟地之广,在同时诸将中可谓首屈一指。
在西汉前期的汉匈战争中,匈奴总是集中兵力突然进攻,来去如风,使汉军难以组织反击。因此,汉王朝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军事组织状况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们在对匈奴作战时,并不组织数十万大军打堂堂之阵,而是组织人数不多的数万骑兵长途奔袭,直捣王庭。这样的战法,使匈奴来不及召集分散在草原上放牧的男性青壮年组成军队,保卫王庭或单于庭的亲军卫队也无法抵抗数万骑兵的进攻,而王庭、单于庭等首脑部一旦被打散,匈奴也无法再组织有效的反击。所以,卫青、霍去病在对匈奴作战中总能取胜。
司马迁:①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史记》)②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史记》)
班固: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汉书》)
曹植: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求自试表》)
黄震: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陈元靓:暗合孙吴,时称卫霍。殄灭群丑,肃清沙漠。意气峥嵘,功名熏灼。民到于今,叹其雄略。(《事林广记·后篇》)
丘濬:自古名将不用古兵法者三人,汉霍去病、唐张巡、宋岳飞而已,皆能立功当时,垂名后世,然则兵法果不可用耶?曰兵法譬则奕者之谱也,谱设为之法尔,用之以应变制胜则在乎人,兵法亦犹是焉。(《大学衍义补》)
王夫之:武帝所遣度绝幕、斩名王、横驰塞北者,卫青、霍去病、李广、程不识、苏建、公孙敖之流,皆拔起寒微,目未睹孙、吴之书,耳未闻金鼓之节,乃以用其方新之气,而威行乎朔漠。(《宋论》)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但霍去病直到长大后才知道了父亲的事。此时他正任骠骑将军出征,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汉唐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这是天力啊。”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司马迁认为,霍去病少年时期就担任皇帝近臣,因而不懂得爱惜士兵。霍去病出征,汉武帝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竟然有几十辆车之多。霍去病还军入塞时,这些粮车上扔掉了没吃完的精米和肉,而士兵有饥色。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蹋鞠。
漠北大战时,李敢曾随霍去病出战匈奴,得到霍去病的重用。元狩五年(前118年),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怨恨大将军卫青,打伤卫青。卫青没有声张此事,但在不久后得知此事的霍去病却在甘泉宫的狩猎中射杀了李敢。由于武帝此时正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