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金庸热度:437

词语金庸拆分为汉字:

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金字字源来历,金字演变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庸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庸字字源来历,庸字演变

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需要:无~细述。无~讳言。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功……

 

查询词语:金庸

汉语拼音:jīn yōng

词语金庸基本解释

见“镛”。

词语金庸在线造句

  1. Jin Yong once said, he walked behind the ear, the word can be heard, not the hear hear No.

    金庸也曾经说过,他年迈耳背后,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

  2. Hehe, I remember when imron posted some impossible Jin Yong passage, also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one of his novels.

    呵呵,我记得imron张贴一些难懂的金庸片段,也是从他的一本小说的开头,直接把我放挺了。

  3. I have to look up a word often, sometimes once for each line, and it reminds me of my beginnings with Jin Yong.

    有时候我看每行字都要反复读,让我想起我开始看金庸的时候。

  4. Both Jin Yong and Gu Long are the most welcomed novelists among the growing readers of swordmen novel.

    现在看武侠小说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其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无疑就是金庸和古龙的作品。

  5. The rest of the 2PM members were so surprised as they had no clue about Wooyoung's shocking secret.

    金庸的令人震惊的供词说,下午2时成员表示,他们不知道在所有令人吃惊。

  6. Th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and culture are respectively expressed in Jin Yong's different works in different stage of writing.

    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金庸的不同创作时期和不同作品中各有侧重地表现出来。

  7. Speaking Jin Yong, who often read novels should the number of the crowd heard.

    说起金庸,凡常读武侠小说的人群应该多少听说过。

  8. The rumor that Jin Yong, the famous martial art novelist, had passed away spread widely on the Internet, but was finally proved false.

    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先生辞世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但却被证实是个谎言。

  9. The game introduce: The interface of the powder classicality BE all person of the style of writing of gold , seeing all of them BE who?

    游戏介绍:粉古典的界面,都是金庸笔下的人物,看看他们都是谁?

词语金庸百科解释:

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1999~2005年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创作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金庸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其作品艺术成就高、影响力大。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电影、广播剧等。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