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同文馆热度:192

词语同文馆拆分为汉字:

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同字字源来历,同字演变

1. 同 [tóng]2. 同 [tòng]同 [tóng]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

文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文字字源来历,文字演变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刺画花纹:~身。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

馆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馆字字源来历,馆字演变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旅~。~舍。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领事~。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照相~。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博物~。文化~。~藏。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蒙~。坐~。……

 

查询词语:同文馆

汉语拼音:tóng wén guǎn

词语同文馆基本解释

又称京师同文馆”。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1862年设立,为总理衙门附属机构。设有外文、万国公法、外国史地及数理化等课程。招收八旗子弟和有功名的满、汉学员。学制初为三年,后分五年、八年两种。教师多为外国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词语同文馆详细解释

  1. 宋 代四方馆之一。专以接待 青唐 、 高丽 使节。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四方馆》:“四方馆。 宋 : 都亭驛 以待 辽 ;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 阿黎 、 于闐 、 新罗 、 渤海 ; 怀远驛 以待 交趾 ;同文馆以待 青唐 、 高丽 。”《宋史·礼志二二》:“ 绍兴 二年, 高丽 遣使副来贡,并赐酒食于同文馆。”

  2. 清 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学习外文。

    《清史稿·选举志二》:“又震於列强之船坚礮利,急须养成繙译与製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曰京师同文馆,曰上海广方言馆,曰福建船政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等学堂。”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孽海花》第二回:“我却晓得去年三月,京里开了同文馆,考取聪俊子弟,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参阅《清续文献通考·学校十四》。

词语同文馆在线造句

  1. Therefore, the students were trained into cross-disciplinary personnel, and they could be well-fitted for different jobs after graduation.

    正因如此,同文馆学生毕业时,已被培养成了复合型人才,所以能够胜任多种工作。

  2. On Imperial Tung Wen College as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论京师同文馆的高等教育性质

  3. Brief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t the 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

    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特色简析

  4. Historical Studies on the English Teaching at the Imperial Translators'College

    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历史研究

  5. Studie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ese Schools Prior to Tong Wen Guan

    同文馆创办前的中国学校英语教学

  6. The Establishment of Beijing Capital Translation Studio and the Early Educ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in China

    京师同文馆的创立与中国早期的自然科学教育

  7. See learning from the West Culture in China by the foundation of the Capital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从京师同文馆之创设看西学东渐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