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中关村科技园拆分为汉字:
中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中字字源来历,中字演变
1. 中 [zhōng]2. 中 [zhòng]中 [zhōng]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表示……
关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关字字源来历,关字演变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拘禁:~押。~禁。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
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村字字源来历,村字演变
乡下聚居的处所:~子。~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民。粗野:~野。~俗。~话。~气。……
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科字字源来历,科字演变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判定(刑罚):~处(chù)。~罚。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
技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技字字源来历,技字演变
才能,手艺:~术。~巧。~艺。~能。~法。黔驴~穷。雕虫小~。……
园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园字字源来历,园字演变
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子。~丁。~艺。~圃。原指别墅游息之所,现指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圆明~。公~。旧指历代帝王以及亲王、妃嫔、公主之墓:~庙(帝王墓地所建之宗庙)。~陵(帝王的墓地)。……
查询词语:中关村科技园
汉语拼音:zhōng guān cūn kē jì yuán
中关村科技园(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1999年8月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The science park is also home to a growing number of overseas Chinese who have grasped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their ideas at home.
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抓住机会到国内来实现他们的理想,中关村科技园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基地。
Research on Towns'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 Area of Zhongguancu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rk
中关村科技园发展区小城镇建设探索
The science park is also home to a growing number of overseas Chinese
中关村科技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
Experiences and Improvement of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中关村科技园发展的经验总结与改进建议
明代起为太监坟场,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57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中关村留学归国创业人才1.8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高聚工程”共有158名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入选。成长出以联想的柳传志、百度的李彦宏、博奥生物的程京、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科兴生物的尹卫东、碧水源的文剑平、神雾热能的吴道洪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新老企业家。2011年3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加快建设人才特区。
中关村每年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截至2014年,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54家,其中境内156家,境外98家,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30804亿元。2012年8月,国务院发改委等九部委和北京市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中关村将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中关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航天、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关村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过50项,承接的“863项目”占全国的四分之一,“973项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创制了TD-SCDMA、McWill、闪联等86项重要国际标准,798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中关村技术交易额达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8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
2018年10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点城市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园区。按照计划北京将以“三城一区”(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为主平台,以科技园区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文交流等4个方面为重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网络。
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央领导曾先后多次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指导工作。
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园区格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现已形成一区十六园的发展格局,包括海淀园、昌平园、顺义园、大兴-亦庄园、房山园、通州园、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丰台园、石景山园、门头沟园、平谷园、怀柔园、密云园、延庆园。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六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
海淀园:位于海淀区,规划占地面积217平方公里;
丰台园和昌平园:丰台园位于南郊的丰台区,昌平园位于北郊的昌平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基地,两园面积各占地5平方公里;
亦庄科技园:位于北京东南郊京津塘高速公路起点,面积7平方公里;
电子城科技园:位于首都东北郊酒仙桥,面积10.5平方公里;
德胜科技园: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规划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雍和园: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
七个科技园共同构成了沿京城四环路布局的颇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产业带。
七园内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万余家,其中有联想、方正等国内知名的公司,还有诺基亚、惠普、IBM、微软为代表的1600余家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达到112家,其中包括研发机构41家。
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致力于园区的基础建设,在硬件建设环境方面,加大规划和投资力度,在中心区通过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加速建设了中关村科技商务中心区,中科院科学城、北大科技园和清华科技园。在发展区重点规划建设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生物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多个专业化产业基地。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产业化空间。
园区内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历史名胜和自然风景区非常适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取得成果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度。2004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25%;上缴税金133亿元,同比增长11%;生产总值760亿元,同比增长25%,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企业。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0家,新诞生高新技术企业4268家,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近几年来,园区吸引了一大批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国际化人才和创业团队,一批高端科技项目和成果出自留学人员企业。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累计达到2500多家,从业留学人员近6000人。
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各类孵化器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园区内拥有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丰台科技创业中心(设有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IBI)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清华科技园等各类孵化器39家。
中关村科技园区十分重视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充分利用国际各类资本发展高科技产业。到2004年底,园区拥有三资企业1600多家,约占企业总量的11.4%。
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1992年5月被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正式确定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改革试点区。1989年11月世界科技园区协会第五届会上,试验区被接纳为该国际组织的成员。
1993年7月14日,试验区首次认定接纳私营企业——用友公司为新技术企业。
1995年12月,中关村海关正式开关,海关设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国家级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第一个海关。
1996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已成为中国的“硅谷”,成为亚洲最成功的四个高科技园区之一。
1997年,该试验区被列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园区名;同时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该试验区是中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在投资环境方面,中关村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智力密集区。这里有50所高等院校、138所科研院所、10万多名科技人员,建成了许多第一流的实验室,配备了大量的科研仪器和设备。
到1996年底,试验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506家,形成了114家企业集团,其中有10多家成为较有影响的跨国公司。
1999年6月,国务院批准创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100平方公里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8平方公里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2平方公里的永丰工业中试基地,以及正在开发的约0.5平方公里的中关村西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用地功能分为三个部分:中心区、发展区、辐射区。中心区大体范围是南起西外大街,北至规划公路一环,西起京密引水渠,东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中心区包括一个核心区和两条主要轴线。核心区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关村西区。白颐路是中心区的主要轴线,连接北大、清华、中科院、中关村西区和农科院、人民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馆、紫竹院公园等文体设施。学院路为中心的另一条轴线。发展区大体范围是规划公路一环以北,海淀区山后地区、清河地区以及昌平县的西三旗地区、回龙观地区。辐射区主要是“一环两线。一环”是指环市区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包括电子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台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区等;“两线”即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向沙河、昌平、南口方向辐射和沿京密路向顺义、怀柔、密云方向辐射。
中关村科技园区推进以软件产业、信息服务和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大力促进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中介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教育培训产业以及商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到1999年,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关村已发展有高新技术企业4000多家,全国最大的电脑生产企业联想集团、控制华文排版市场的方正集团以及四通集团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截止到199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销售总收入达到451亿元,其中软件软产业销售额占全国的4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4%。
1999年,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64.1亿多元,比上年增长39.6%,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排名首位。全区工业产值完成了527亿元,增长了44.5%,增量占北京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全区4000多家企业共缴纳税费5.4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增长26%。
2000年1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与中关村科技园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它标志着北京高科技产业实现了与金融业的密切结合。
2000年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中国金融界将大力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有责任、有能力和其它部门一道,争取到2010年把中关村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2000年6月20日,中关村科技园西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区等两大重点建设工程破土动工。
2000年7月,中国科技园区第一个驻外机构,中关村驻美国硅谷联络处正式挂牌成立。
2021年11月26日,首个中关村社区·科技服务驿站正式揭牌落地中关村房山园。
2022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蔡奇同志作党代会报告。其中提出今后五年,北京要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共建中关村科技园。促进节点城市产业圈强链补链,形成紧密分工协作格局。
中关村为新一轮先行先试示范区。
支持研发机构创新政策
1.对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加速器建设经专家评审并通过市级立项后给予100万~400万元资金支持。
2.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实验室。提高企业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对通过认定的市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50万、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通过认定的市级和国家级企业实验室给予5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租用实验室开展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企业,由企业提出申请,经专家评定通过后给予50%的租金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扶持人才创业政策
孵化器补助
1.对新引进并通过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企业提出申请,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给予5万~10万元资金奖励。
2.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资助资金。对正常申请并经专家审定后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给予每项3000元资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给予每项1500元资助,外观设计专利给予每项200元资助,对企业当年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1万元的奖励。
高新成果产业化补助
1.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对企业经备案后引进成果进行成功转化并上市销售或企业根据生产需求经备案后委托院校进行技术开发,依照技术开发、转让合同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总计不超过20万元。
2.初创期、成长期实体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科技项目的方式给予支持。对提出资助申请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无偿支持,支持额度为10万~60万元。
创业投资服务
1.帮助成长期、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市级周转资金。对申请企业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符合资助条件并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给予100万~500万元的支持,重大项目可获得50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持。周转金采用无息借用方式,2~3年后归还。
2.在园区注册创办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担保公司及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并为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业务支持且服务高效的,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后,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其中:新注册创办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奖励5万元;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新注册创办的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一次性奖励5万元。
3.对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企业因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固定资产投资而取得贷款的企业,经企业提出申请并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一次性给予利息总额50%的贴息支持,最高不超过20万元。
4.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筛选一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重点辅导和培育,加大培训、推动、宣传力度。企业申请上市前经园区科企服务部备案但未能成功上市的,对所发生的上市财务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其中:财务费用在300万元及以下的补助50%;财务费用超过300万元的最高补助150万元。
人才服务政策
采取“两步走”的方针,将中关村示范区率先建成国家级人才特区。
(一)第一步:2011—2012年
——初步形成机制新、活力大、成果显著的人才特区政策体系。
——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人才特区布局和优先支持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项目。
——支持一批高端人才领衔创办一批高科技企业及其研发机构。支持高端人才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高端要素聚集的态势基本形成,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战略机构等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
——聚集包括“海归”人才在内的3万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二)第二步:2013—2015年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全面形成,国家级人才特区全面建成,成功探索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人才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具有全
球影响力的人才战略高地。
——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人才特区。
——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引领自主创新和应用技术发展的支撑体系。
——聚集包括“海归”人才在内的5万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产品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人才特区建设经验得到充分总结和不断推广。
地铁:北京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海淀黄庄站);北京地铁10号线(海淀黄庄站)
公交车(中关村大街):302、307、320、332、355、365、584、614、681、145、305、686、夜8路
公交车(苏州街):26、374、528、450、644、688、424
2022年2月7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被纳入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地理信息)公示名单。
2022年8月,入选赛迪“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1。
2023年7月,入选赛迪“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1。
人民日报客户端2017年8月17日消息,北京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雄安,将在雄安新区设立中关村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