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達繁体字:達字拼音:dá達字注音:ㄉㄚˊ


達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fudp


五笔98版:fupk仓颉号码:ygtq達字结构:左下包围结构達字五行:


四角号码:34305郑码查询:buwgb2312码:B4EFBig5编码:B946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05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達造字法:形声;从辶、大声達异体字:逹迭达𨔶逹达

笔顺编号:121431112454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879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5-02

達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保子達簋西周晚期集成3787

保子達簋西周晚期集成3787

師㝨簋西周晚期集成4313

保子達簋(金)
西周晚期

包2.119(楚)

包2.112(楚)

包2.121(楚)

說文‧辵部

說文或體

泰山刻石(篆)

老子甲後207(隸)
西漢

老子乙前40上(隸)
西漢

西陲簡48.18(隸)
西漢

禮器碑陰(隸)
東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曹全碑陰(隸)
東漢

楷書

達字象形文造型-達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dá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古玺文;

楚帛书;

小篆;

隶书1;

隶书2

读音:dá

“达” 的本义是通畅,到达。《说文》 : “达,行不相遇也。从辵(读chuò) ,羍(dá)声。《诗》曰: ‘挑兮達兮。’ 达,達或从大。或曰迭。” 这里的 “行不相遇” 指大道宽畅,行人互不相阻; “達或从大”是甲骨文的写法; “或曰迭” 是 “迭” 中的 “失” 与 “达” 中的 “大” 在甲骨文中形近而混淆。 “达” 字甲骨文1写作 “” , 左边的 “彳” (读chì)是 “行” 的省文,表示路口或行走义; 右边是一正面人形,表示一人在大道行走。 此字当是 “达” 的古代简化字。 甲骨文2下加代表脚的 “”(趾) ,以强化走义。金文1-3在甲骨文的 “大” 下加 “羊” ,写作 “羍”(读dá)。小篆将金文的 “彳” 和 “止” (趾)合成 “辵” ,即后人俗称的“走之” ,成为《说文》所说的 “从辵,羍声” 的形声字。隶书(汉《华山庙碑》、 《樊敏碑》 )写作“”或“” 。 可以清楚地看到由古文向今文演变的轨迹。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達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達
中国大陆
台湾 達
台湾
香港 達
香港
日本 達
日本
韩国 達
韩国
旧字形 達
旧字形

達字金文源流

達字金文源流
達-B02191
達字金文源流
達-B02192
達字金文源流
達-B02193
達字金文源流
達-B02194

達字六书源流

達字六书源流
達-L37785
達字六书源流
達-L37786
達字六书源流
達-L37787
達字六书源流
達-L26461
達字六书源流
達-L26462
達字六书源流
達-L26463
達字六书源流
達-L26464
達字六书源流
達-L26465

達字字源字典

達字字源字典
達-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達字基本解释

  1. 见“达”。

達字笔顺













横折折撇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1. 见“达”。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𠀤音薘。

【玉篇】通也。

【書·堯典】達四聰。

【禮·禮器】君子之人達。

【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

【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

【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苗生出土也。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

【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

【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

【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

【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

【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

【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

【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

【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

【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

【詩·大雅】先生如達。

【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

【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達切,音闥。

【集韻】行不相遇也。

【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

【詩·鄭風】挑兮達兮。

【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达。

说文解字

【徒葛切】-【卷二】

【原文】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行不相遇也。
此與水部滑、泰字音義皆同。讀如撻。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乃古言也。讀徒葛切。訓通達者、今言也。
从辵。羍聲。
十五部。
詩曰。挑兮